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4-1-30 17:41 |
---|
签到天数: 1257 天 [LV.10]名扬四海
管理员
站长大叔
- 积分
- 129298
|
刘小萍,江西吉安人,今年33岁,现在是东莞东城区一家沐足阁的技师。她大专学历,原本在东莞横沥镇的一家企业做文员,每月2000多元工资,2008年因为家里建房,主要支出由她负担,低微的月薪实在无法支持,她转行去沐足阁做技师。(2月12日《南风窗》)
新闻中提到了一批以刘小萍为代表的年轻人,他们都承担着赡养父母的压力,被称为“老啃族”。“老啃族”描述着如今众多出身农村的“80后”年轻人的生活状态:背负着历史对父母的亏欠、农村“泛家族关系”带来的沉重人情负担,他们犹如生活在一个漩涡当中,长时间被动打转,很难爬上来,却容易沉下去。
中青报一个调查称“我国90%以上80后无法赡养父母”,曾引发舆论热议。调查未必严谨,但在老龄化社会,却也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谁都明白子女赡养父母是孝道最基本的要求,可拿什么赡养父母呢?特别是,一些来自农村的“80后”,赡养父母的困难比城市青年更大,因为显而易见的,很多农村老人的社会保障并不充足。
从“老啃族”自身来看,文化层次不高的,普遍进城打工收入偏低。即便学历收入较高者,也会遇到养老的尴尬:一边是自己要积极融入城市,攒钱买房成家,另一边是父母亲人远在乡村,时刻需要自己反哺。这种反哺不仅是经济上的,也有精神上的,可现实的工作压力、经济条件,很难有能力把父母接到身边,对父母的照料往往是鞭长莫及。有一篇《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的文章之所以引发无数“城一代”共鸣,就是因为它描绘了城乡差别下,农村年轻人扎根城市的不易。
过去讲“父母在,不远游”,子女要承欢膝下,以尽天伦;如今劳动力“自由流动”,养儿防老,逐步向社会养老、政府养老过渡。虽然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和幸福,养老上各有各的挑战,但社会转型下,怎样去推进养老公平、去关注留守的老人,不仅需要年轻人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更多社会的理解和接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