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风行风评议:电视问政里的表演成分
荆州电视问政:江陵县环保局丢人啦!http://www.jiangling.cn/thread-10957-1-1.html
近几年来,电视问政已逐步成为各地开展政风行风评议的重要环节,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
受关注,获好评的主要原因,是这一形式彻底改变了过去就靠几位“行评督查员”,加上数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所“代表”来进行的评议。因为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被他人所“代表”,所以对这样的评议结果,在百姓看来,总有鱼刺梗喉的感觉。时间一长,这样的评议,也就没人去关注;这样的结果,也就没人去在乎;这样的活动,也就流于形式了。
电视问政,是通过电视手段,将评议代表,普通百姓,与被评单位负责人面对面进行评议的现场完全公开于众。同时还能加入新闻媒体参与监督的专题调查情况,让被评单位能直面问题,找寻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由于现场评议情况,通过电视手段全程直播(部分地方是实况录播),可以发动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甚至一些直播点还能发动场外观众参与互动,共同评议,其社会参与度明显提高,评议效果十分显著。
最近几年,新闻界都在观摩和推广武汉电视台成功搞的几届电视问政活动。近期,恰逢本地市县也在进行电视问政,专门抽时间对三地电视问政实况进行了回看和对比,以寻找电视问政活动的精髓和亮点所在。
应该说每个地方的问政活动操作流程基本相同,也算比较成功,达到了问政活动全面公开,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广泛发动社会参与的效果。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比三地问政实况,虽是电视直播(或实况录播),其中还是能看出不少表演痕迹。无论是现场评议代表的发问,还是被评单位负责人的答复,都有提前按导演安排做了准备的迹象。就连记者暗访调查短片播放后,涉事单位负责人在答复时也能从容偷看面前准备好的讲稿,这样的表演实在低劣。
倒是武汉电视台的问政现场火药味十足,发问群众问得直接,问得尖锐,答复人尴尬和急促中显出真诚和痛心。部分答复人面对提出的敏感问题,面红耳赤,边回答边心跳加快,冷汗直冒。观众看得顺心顺气,这样的现场,这样的评议,自然达到了电视问政的目标和效果。
相反,越是来自基层地方台,在开办类似节目时,受到局限越大。节目录制前,都会接受相关部门领导的反复叮嘱,甚至节目流程、主持词、和提问内容,发问人身份都要接受相关领导的反复审查。更有甚者,提问人拟订的问题,也要通过活动导演,提前给被评单位负责人知晓,让其提前做好答复准备,确保整个活动不出差错。
这样的活动,其实就是一场按剧本照本宣科的舞台剧而己。
类似演出成分过多,自然会失去当初策划电视问政的初衷,活动也就逐步流于形式,难以达到实际效果。活动和节目被观众唾弃也就是迟早的事了。
最近,央视《新闻联播》接连播出了中央向各地派出巡视组的意见反馈情况,播出反馈内容时,对部分省的问题意见中,一针见血,措词严厉,毫不遮掩,实属过去少见。
从这些反馈意见的宣传中,我们也看出不少讯号:从党中央开始,对存在于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中的问题,早已不再隐瞒,不再遮丑,不再含蓄了。
因为,有了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敢谈问题,不敢面对问题,更无从谈及彻底解决问题了。
电视问政,其实就是要在广大电视观众面前,公开地查找问题内容,分析问题根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彻底提高政风行风目的。
政风行风评议永不停歇,电视问政还得继续,为了让这一新型评议方式一直走下去,并且越走越精彩,有关领导和电视人必须彻底解放思想,把监督权真正还给群众,把问政的主导权还给媒体,彻底挤干现场问政的表演成分,让电视问政成为群众监督部门,百姓参与议政的重要形式和手段。
本文转载自江陵网网友空间:http://user.qzone.qq.com/244100161/blog/141523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