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1-10-13 16:10 |
---|
签到天数: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小编
 
- 积分
- 238248
|
螺蛳肉是很多市民餐桌上的最爱 但你别小瞧这小小的螺蛳 大肆捕捞螺蛳 涉嫌违法犯罪
7月21日,石首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余某、徐某等23人非法捕捞水产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案件回顾
2019年6月13日,石首市公安局治安大队接到荆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指定管辖交办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
通过相关证据查明:犯罪嫌疑人余某同陈某、徐某在洪湖市内荆河小港段一带,组织二十多个渔民,使用“底拖网”等有害渔具在包括禁渔期内长期从事螺蛳捕捞。
从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余某等人以每斤四毛的价格从渔民手中收购螺蛳,实际累计收购螺蛳996155公斤,收购来的螺蛳通过他人,大都销往江苏、安徽、武汉和仙桃等地,仅余某权便非法获利二十六万余元。
此案中,非法捕捞数额巨大,情节恶劣,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公诉机关指控
2018年至2019年,被告余某多次组织谢某、陈某、崔某、付某等20人在洪湖市内荆河段(小港河)使用“底拖网”捕捞螺蛳,同时余某雇请徐某、陈某记账、称量、监督清洗螺蛳,并支付报酬。
2018年3月、6月,余某组织多人捕捞并收购螺蛳663765公斤。2019年3月,余某组织多人捕捞并收购贩卖螺蛳获款共计60.29万元。
公诉机关认为,各被告人在禁渔期使用禁用工具非法捕捞水产品,数量巨大,情节严重,构成非法捕捞水产品罪,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庭审前,公诉机关委托荆州市农业农村局专家对23名被告在上述河段非法捕捞水产品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情况和替代性修复措施问题进行论证,专家评估意见为:底拖网是一种竭泽而渔的掠夺捕捞方式,大大超过了渔业资源的承受能力。
螺蛳为大型底栖动物中的单壳类软体动物,作为构成生态链和生态平衡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防治水域污染的功能,过度捕捞会损害江河湖泊的环境治理,加大环境资源修复的难度。
结合该案捕捞螺蛳重量及长江中游主要经济鱼类种类组成,建议采用直放流成鱼和幼鱼或放流同等价值鱼苗与生态环境修复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对受损水体进行修复,修复费用为218000元。
案发后,余某等23人对已造成的水域生物资源损害没有采取任何修复措施,社会公共利益仍处于受侵害的状态,据此,公诉机关依法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庭审中,23名被告人均当庭认罪认罚,该案将择期宣判。
螺蛳虽小 它却是内河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呼吁 不要再偷捕螺蛳了!
来源:荆头条
记者:佘国俊 通讯员:李诗杨、彭晓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