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查看: 8815|回复: 0

[谈天说地] 诗仙李白曾三次到江陵!你知道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0-13 16:10
  • 签到天数: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社区币

    小编

    Rank: 8Rank: 8

    积分
    238325
    发表于 2020-7-27 11: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图片_20200727105756.jpg
    诗仙李白曾三次到江陵。

    第一次是唐开元十二年(724年),此时,二十四岁的李白决定“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于是离开戴天大匡山(今四川省江油市内),踏上远游的游历之途。始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次年出蜀,经三峡至江陵,饱览了平坦开阔的荆楚大地的平原之美,写下《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次在江陵,李白有幸拜会了正在江陵讲学的道长司马祯。司马祯乃唐代史学家,著有《史记索隐》三十卷,学富五车,深受三代皇帝的崇敬。李白能在江陵见到司马道长,欣喜异常,于是毫不吝啬的献上自已的诗文。司马祯看了十分欣赏,惊叹不已,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得到司马祯赏识,自鸣不凡,洋洋洒洒地写下《大鹏遇希有鸟赋》,虽然晚年曾感叹:“悔其少作,未穷宏达之旨,中年弃之”,但当年风华正茂的李白,还是蛮高兴的,自信满满地告别江陵,开启了鹏程万里的飞翔。当然,人生无常,谁能自测?谁能如己愿?李白此后的三十余年,虽然游历名山大川,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但仕途坎坷,始终不畅,还遭两度人生大挫。唐天宝元年(742年),因吴筠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深得唐玄宗赏识。也许是不受拘束,篾视权贵的性格所至,殿前戏耍高力士为其脱靴,后又言忤杨贵妃之兄杨国忠及张坦等权贵,被玄宗李隆基美其名曰“赐金放还”,则实遭谪贬。于是又继续他漂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李白的这一次受挫还算比较体面,第二次就惨啦!

    天宝十四年(755年)爆发安史之乱,唐玄宗第十六子永王李磷时任荆州大都督,打着靖难的旗号招兵买马,挥师东下,其实是趁机扩大地盘,想借乱世当上皇帝。兵至江西九江时,遇见在九江旅行的李白,觉得李白的名气可以利用,便征召李白为慕僚。怀才不遇的李白以为终于有用武之地就高兴地答应了。哪知因此卷入一场权力之争的漩涡,结果永王李磷与兄弟李亨争夺皇位失败而自杀。因李白在“成王败寇”的丛林法则中站错了队,被唐肃宗李亨判附逆罪,投入浔阳牢狱中。后由大将郭子仪营救,改判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内)。

    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李白从江西出发,开始流放之旅。秋,途经江陵,作短暂停留,这是李白第二次来到江陵。时值深秋,恰逢重阳,重阳节当日,李白携酒登上龙山(江陵境内八岭山),登高望远,虽秋风飒飒,草枯叶黄,可放眼望去,遍地皆是金灿灿的菊花。李白饮酒赏菊,诗兴大发,吟哦成句: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弄人

    诗仙重阳节整天登高、饮酒、采菊、赏菊,流连忘返。第二天为小重阳日,李白再次登上龙山,面对遍地江陵金菊,为抒发心中郁闷,解一解惆怅,又赋诗一首: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李白借菊喻已,叹菊花“太苦”,大小重阳日两度遭人采摘,喻己遭“赐金放还”和“流放夜郎”两度人生大挫。这两首诗都是李白第二次到江陵时写下的,诗中的“黄花”、“菊花”即指现已誉满全国,畅销国内外的江陵金菊。可见李白与江陵金菊有缘,也佐证了江陵金菊生长在江陵境内历史悠久,已逾1500多年。

    微信图片_20200727105747.jpg
    江陵金菊属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花朵呈蜂巢状圆球形。生长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境内。原为野生菊,多为药用。《本草纲目》记载了菊花的药用价值,具有清热、解毒、润喉等功效。而菊花茶饮,己有上千年的历史,唐朝兴起,宋明时代盛行,清朝更是将菊花作为清凉茶饮在民众中广泛应用。而江陵的野生菊作为茶饮时,清香中稍带苦味,正如诗仙李白所叹:“菊花何太苦”。为去其苦味,成为茶饮佳品,江陵人煞费苦心,对野生菊反复杂交选育。

    1997年,江陵县林业局郝穴林业工作站站长潘金明和园艺师李克初,经过不断改良和选育,终于培育出适应江陵当地气候环境、土壤条件等要求的菊花新品种,并大面积种植取得成功,正式命名为“江陵金菊”。江陵金菊通过湖北省中医药研究所卢金清教授研究表明:江陵金菊内含菊甙、氨基酸、黄酮类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无素,可以抑制肝炎。该品种香味浓郁,口味纯正,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等作用。即可入药,又是茶饮中的佳品,成为菊花茶中的新宠。

    由于开发前景可观,1999年,郝穴林业站组建、注册登记成立荆州市鹤林养生茶业公司。以公司加农户模式定点发展农户种植,当年签订合同的齐保林等种植户就喜获丰收,利润颇丰。于是,江陵金菊的种植被认可,迅速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到2006年,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应广大菊农的要求,彭元景、赵义勇、李克初等人为发起人,注册成立了江陵县菊花协会,经多次换届选举,现由李克初任会长,理事会由潘金明、何勇、陈泽轩等九人组成。

    2006年9月,由赵兵、李克初、潘金明等人登记注册成立了江陵县荆江茶业有限公司,并为江陵金菊茶品注册了《荆江》牌商标。从此,江陵金菊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好评。2015年,由江陵县菊花协会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登记注册了“江陵金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此为全县第一家(后有三湖黄桃也注册了)。同年10月,江陵金菊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金奖农产品”。2017年,湖北省商务厅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定江陵金菊茶为“荆楚优品”。现在江陵金菊种植面积达万余亩,产品远销海内外,让昔日诗仙李白相遇并欣赏的江陵金菊,迎来了辉煌的今朝。

    唐乾元二年(759年)春,李白离江陵,继续流放夜郎之旅,三月间,进三峡,行至白帝城,突闻唐皇赦免令。因当年关中遇大旱,朝廷宣布大赦,规定死犯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李白流放途中遇赦,狂喜万分,当即从白帝城乘船东下,急返江陵。这是李白第三次到江陵。回舟抵江陵时写下千古绝唱《下江陵》(又题《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历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获得自由后迸发的一种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欢悦。难怪明人杨慎称赞此诗“惊风雨而泣鬼神”。我道:全诗妙在一个“还”字,获得自由后的李白,第一时间想的是“还江陵”,那时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第一次到江陵,得到高人赞许,成为他人生旅途中展翅高飞的第一站,是他的福地。第二次故地重游时,是他人生道路上的最低点,是江陵的人、物、景慰抚着他受伤的心灵,他在某种程度上有视江陵为家乡的感觉,所以特用“还”字来表达对江陵的深厚情感。当然,也许是江陵处处可见的、伴他度过“两重阳”的金菊吸引着他呼唤着他。(作者:赵义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