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1-10-13 16:10 |
---|
签到天数: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小编
- 积分
- 234877
|
话说家乡的桥(上) ——谢川
西湖茫茫白浪滔, 荆河蜿蜒古水道。
群贤楼上观烟柳, 轻舟摇过十三桥。
从空中俯瞰古镇郝穴,弯弯的荆河围绕着一块高地环流,河水渐渐远去,流往他乡,消失在茫茫的烟雾中。这块高地,是长江水从鹤穴口长年流入西湖内,泥沙淤积的结果,家乡人称西湖垴,因有水鸟群栖,古称鹤渚。鹤渚周围水泊又与东面的大大小小的湖泊相对,故称古西湖。
沧海桑田,山川巨变,昔日的古西湖渐渐干涸,剩下了一条弯弯曲曲环绕古镇的小荆河,小荆河蜿蜒交织,形成郝穴独特的水乡地貌,给古镇带来了“春来桃李芬芳,夏季柳绿两岸,秋色阳光沐浴,冬雪素裹银装”的四季美景,不知倾倒了多少文人墨客。最难忘的是家乡河上大大小小造型别致的桥,不仅通达了道路,妆点了城市,丰富了地方文化,留下了一段段佳话。每个桥都有一个来历,有一段故事,有其独特的桥文化。现在有些桥名张冠李戴,违背历史,误导后人,闹成了笑话。
说到桥,首先应提到的是永济桥,它可称古镇第一桥,因靠近关帝庙,老辈人习惯地称为关庙大桥或大桥。永济桥未建修前,古镇街道被小荆河隔断,柳家咀(即西湖西路)不能通往西湖垴(即西湖东路)。乾隆四十年(即公元1775年),初建此桥,畅通了两岸,使街道连成一体,永远解决了行人隔河渡水之难,故取名“永济”。六十年后,即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该桥又重建,全部用石头砌成,采用传统的圆拱型,造型十分优美。靠近永济桥两边的房子都是吊脚楼,房屋一半在水面上,一半在街道上,与圆拱古桥相配,景致相映成趣。因荆河通往汉口等地,水运交通业相当发达,那时的生意人主要靠水路运送货物,以永济桥为中心,四周都是码头,桥西侧向南走是祠堂巷码头,向北走是竹架子码头,河边泊满了商船,樯桅林立,码头上堆满了各种货物,从水路再散发到各乡镇。1964年“四清”后,因扩建街道,圆拱型的石桥被拆除,在拆除的过程中,发现一块石牌,上面详细记载了修桥的缘由和乾隆初建、道光重建的时间。古桥拆除后,取而代之的是加宽了的平面水泥石桥,还是沿用古名“永济桥”。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在“破四旧”的喧嚣中,改名为“红卫桥”。“文革”时期,红卫兵们在桥上砸烂、烧毁不计其数的传世文物;批斗、毒打了很多领导干部和无辜群众。老人们见到“红卫桥”三字,辛酸苦辣便一起涌上了心头。
丁公桥,位于丁公祠后的一道桥,明清时是一座吊桥,民国时改建成木桥,呈拱型,因靠近丁公祠广场而得名。南北走向,过丁公桥向北行通往新街(现名建设路,街上居民是从河南堤迁移下来的)。由于多年渍泡水中木桥身已腐烂,郝穴政府于1958年拆除木桥,改建成石桥。因丁公桥带有迷信色彩,加之又是大跃进年代,故名跃进桥。现在也不知是谁违背历史,将丁公桥改名为“永济桥”。
周孔桥,这里原无桥,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河南堤居民搬迁到新街(现在的建设路)行人向东要经过一个有垱子的水口,水口下面有个剅孔,这里姓邹的人很多,故称邹家剅孔。为了与东郊连接起来,政府将邹家剅孔挖开加宽,上面架起了一座木桥。因它在永济桥、丁公桥之后,排序第三,老百姓习惯地称它为三道桥。桥下水深清澈见底,成了天然的“游泳池”,每逢夏季,青少年和成人都喜欢在这里游泳,由于三道桥桥身很高,一些胆大的孩子站在桥上跳水,跳水姿式优美,获得桥上桥下的观众大声喝彩,当然也有“拍门板”的,得到一阵“喝倒彩”声。那一代人几乎都会游泳,多半是在三道桥学会的。1963年,一鲁莽司机开一辆货车从桥上过,将木桥压垮,政府只得重建三道桥,采用石头砌桥礅,用一块钢板做桥面。因桥面太窄,在1997年将旧桥拆除,重建新桥。建成后的新桥,时任建委主任黄远奎先生取了个文雅的桥名,用邹家剅孔的歇音,命名为“周孔桥”。很多不知内情的人,以为周公、孔子来过此地,以示纪念。当人们问起桥名来历时,居住在桥边的“老学究”高家山人特为此吟诗一首回答:“青石雕栏好伟骄,周公孔子欠考条,谁知乡里一剅眼,半是长街半是桥。”
西湖桥,是西湖垴向东行通往普济观的一道桥。最初是个土垱子,上面打着木桩,铺着木板,让人通行,故名土垱桥。由于经济流向东移,行人越来越多,政府把土垱子挖开,用石头砌成桥礅,上面铺着钢板,但百姓还是习惯称土垱桥。1985年,街道扩建,再次把土垱桥拆除,桥面加宽修建成现代桥,因地处古西湖处,故名西湖桥。有一年五月初五划龙船,站在西湖桥上的观众太多,险些把桥踩跨,市民戏称五月初五“断桥会”,后来政府采取加固措施,桥体才安然无恙。
永济垱桥,是西湖路向南行经衙门巷通往大堤的一道桥,这里也是个水垱子,解放后这里修了粮食储运仓库,为了交通方便将垱子改建成桥,桥礅用石头,桥面铺钢板,车马通畅无阻,大批的粮食从桥上通过,运往各地。因原名永济垱,老永济桥又被人们淡忘,就命名“永济桥”,严格地说,应该叫永济垱桥。
太平桥,是靠近太平街的一座桥,因此名叫太平桥,过桥通往北郊,连接建设路。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发展经济,把太平桥这段河流填死,使河道枯竭卖给居民做房子。太平桥下无水流,也失去了“桥”的作用,桥被拆除填土成路,从此,太平桥消失,内荆河就不太平了,成了死水河、臭水河,可恶的决策者连“流水不腐”的古训都不懂,河水污染日益严重。为了整治污染,逼得后来的领导不得不重新考虑挖开被填死的古河道,迁走河道上建房的居民,重修太平桥,使河水重新环流。政府治理污染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据史书记载,明清时期,郝穴镇原是有土城的,西湖桥、丁公桥、永济垱桥和太平桥原本都是郝穴护城河上的吊桥,在战争年代,随时可把吊桥拉起来,切断市镇与外界的联系,和平时期把吊桥拆除,改建成木桥或石桥,后因城市范围扩大,护城河成了内河,桥也就成了市内桥。
招商口桥是郝穴通往熊河一道桥。过去有学者考查招商口的来历,提出了质疑,有不同的说法。从地缘上讲,与楚国名将伍子胥有关。伍子胥过昭关,逃往鄂(鹤)渚,“芦中人”、“渔丈人”,过河(江)南的故事就发在这里。招商是昭关的歇音。传说春秋时伍子胥被楚平王追杀,伍子胥开始准备逃往老家监利,但路途中难过层层的关卡。军事家伍子胥深知从陆地上不能逃出楚国,水上设防是楚国薄弱环节,从水路逃走是最好的选择,于是向昭关方向逃亡。到昭关后在朋友东皋公、皇甫讷二人帮助下,逃出昭关口,躲到鹤渚,再从鹤渚过江,逃往吴国的典故。后来昭关口以南,湖水渐渐枯涸,只剩下几条河流,为了方便行人,在河上架起了一座桥,名昭关桥。经济发展后,很多商船在这里停泊,就改名招商口,桥名招商桥,一直沿用到今天。这不过是一家之言,供读者参考。未完待续……
江陵县摄影家协会 贺平 供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