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查看: 4399|回复: 0

[文化寻踪] 江陵史话:聊聊郝穴的老药铺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0-13 16:10
  • 签到天数: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社区币

    小编

    Rank: 8Rank: 8

    积分
    234877
    发表于 2018-11-13 09: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郝穴的老药铺
    谢 川

    江陵东南重镇郝穴历来就是商贾林立,市井繁荣的大商埠,地理上外滨长江通往各省,内靠荆河可达各乡,因此有小汉口之称。市镇上除了发达兴旺的文化、工商业外,还有不可不提的传统中药铺。

    民国时期郝穴的中药材生意很兴隆,传统中药铺多达二、三十家,由于水陆交通发达,吸引很多外地人也来镇上开店卖药、挂牌行医,因来自全国不同的地方,形成了很多帮会,并建立帮会会馆,如江西帮、汉川帮、天沔帮等等。仅江西帮朱氏一姓就有十三家在郝穴开店,如朱德丰、朱德泰、朱德昌…… 他们相互竞争,又相互协作,每个药铺都有自己的独到优势。当时药铺林立,生意扎堆,“十步就听冲筒响;满街可嗅中药香”,在古镇市面上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但有名气、有规模、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要数松鹤堂、保和堂、同仁堂、永长春、赵天寿、黄太和、朱德丰、吴广生等几家大药铺。

    640.webp (20).jpg
    松鹤堂始建清朝道光十九年,即公元1840年,由郝穴黄氏家族第七代著名中医黄书贤先生创办。黄书贤先生早年在岳父王庆堂家中学习中医中药,出师后又到汉口大药号叶开泰参师三年,学业期满,回郝穴创办松鹤堂。在众多的药铺中,能买药、能看病的老板要数黄书贤先生。从松鹤堂开办伊始,就立有严格的章法:“用药选道地,炮制遵古训,不卖霉烂药,欺民犹欺天”。黄书贤先生书写“与人为善;正道而行”的楹联挂在店堂中间,要求员工操守职业道德。黄氏松鹤堂近百年能在郝穴医药市场领先,靠的是诚信和行业道德,深得百姓信仰,声誉影响到周边县镇。

    保和堂的创始人李茂刚先生,十二岁在石首县藕池镇一家药铺学徒三年,后又到沙市义成昌药号参师八年。1945年回郝穴镇自开药店保和堂,地址在黄家场东头第二家。保和堂以中药材批发为主兼卖零售,因受“义成昌”药号传统制药影响,奉行“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行业精神,中药质量远近闻名,在全省都有很大的名气。

    同仁堂的创始人张梁臣先生,药店地址在柳家咀(即今天西湖路的西头原工人俱乐部处),药号与北京同仁堂一脉相承,进入药店,店堂中两边有一副醒目的楹联,上书“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由张梁臣先生亲笔书写。张梁臣先生精通医术,以宗家门医圣张仲景,是民国时期郝穴有名的经方学派,先生用仲景方救人无数,名扬四方,受惠患者送“金匾”一块,上书“仲景家传”,悬挂店堂中间。1952年张梁臣先生谢世后,其子张忠辉继承父业。

    江西帮的朱德丰药号,原在沙岗街行医卖药,后因火灾毁店,在江西帮会的同仁帮助下,于1925年迁移到郝穴镇柳家咀,地址在黄玉和杂货铺的西头。江西帮奉行“生意之兴隆;造化于仁诚”的宗旨,进货讲就地道,药品遵古炮制,以价廉物美取信社会,在镇上名气很大。

    永长春药号是天沔帮邓俊杰先生创办,地址在黄家场东头。邓俊杰先生是天门县甘驿镇人。六岁发蒙读私塾,十五岁随父亲学中医,十九岁又拜天门名医徐医生为师,二十五岁随父来到郝穴镇黄家场挂牌行医,字号永长春。药店中堂悬挂楹联“火兼文武调元手;药辨君臣济世心”。邓先生自己坐堂看病,学术遵崇清代名医陈修园,以开经方为主,对内、妇、儿科很有研究,在镇上名气很大。药店出售中药、中成药,兼做中药材批发。1946年在行业帮会的推荐下,当选郝穴镇中医药行会会长。

    赵天寿的创建人赵少东先生。赵先生九岁丧父,十一岁母亲去世后经人介绍到石首县新厂镇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药铺杨同仁拜师学艺,由于刻苦学习,练就一手制药绝技,三年学徒期满后,又参师五年。后因战乱回到郝穴镇给人帮工。1938年自主开业,药号赵天寿,地址在谢家巷旁。赵天寿药号的门面虽然不大,但由于严格按方书规则操作,药品质量上乘,服药即效,百姓送匾称之“望之不甚宝贵;服之其效如神”,获得很高的社会信誉,生意也不亚于其他几家大药铺。

    黄太和药号创建人黄书佑,原址在荆江大堤河南堤街,后因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飞机轰炸,搬迁到祠堂巷堤旁石院子处。黄书佑早年在沙市拜师学艺,出师后在郝穴镇河南堤街开办黄太和药铺。药店中堂悬挂一副嵌名楹联:“太乙仙丹传世;和气名方济人”。后黄书佑先生因病去世,药店生意特聘周先生支撑,数年后由黄书佑儿子黄贻镐接管家业。黄贻镐四岁入私塾,后又在郝穴小学、江陵中学读书,稍大跟随周先生习医识药,后又拜郝穴著名儒医傅云波先生为师,学习中医经典,打下了扎实的医药基础,成为镇上名医。

    吴广生药号的创建人吴宝臣,生于公元1887年,二十多岁由潜江迁至江陵县郝穴镇,在西湖垴钱家巷西侧挂牌,字号吴广生。吴宝臣先生看病卖药,在郝穴四周有很大影响,吴先生医术精堪,还擅作诗文,自作药店楹联一副可见其才,“广仁术,迁仁里,几味成药治寒暑;生何法,用何方,一乘破柜度春秋”,楹联内涵令人玩味。1951年吴宝臣先生辞世,吴广生药店由两个儿子继承家业。

    还有一些中药铺因时间久远,加之资料缺乏,无法考正,只好付之阙如。总之民国时期的中药铺共同特点就是操守坚正职业道德,药品质量上乘,从未听到假药、劣药一说,优良的医德药德和传统的中医药文化都是值得后世中医药工作者继承学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