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980|回复: 0

[江陵新闻] 【我是江陵人】黄发昆:人道酬诚 商道酬信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0-13 16:10
  • 签到天数: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社区币

    小编

    Rank: 8Rank: 8

    积分
    231173
    发表于 2018-2-22 13: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一名打工仔到成立自己的传播公司,从一个不懂业务到成为行业翘楚,从遭遇低谷到重新崛起,黄发昆用实践和努力实现着人生一个又一个的梦想,今天的《我是江陵人》专栏,让我们一起到福建厦门,去认识一位来自江陵六合垸的老乡黄发昆。

    640.webp (15).jpg
    眼前这位眉头紧锁,正专注工作的大哥名叫黄发昆,江陵县六合垸人,现任厦门南之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60年代出生的他,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18年前,他还是六合垸供销社的一名员工,面对供销体制改革,有人劝他留在家乡谋点事,可“不安分”的他在不惑之年,于2000年毅然选择了去福建厦门闯荡。

    厦门南之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发昆说,我以前在老家一家供销社上班,由于供销社遇到企业改制 下岗分流以后 ,后来我们就来到了厦门。我是投靠亲戚来的,我能有今天,亲戚对我的帮助很大,我当时在老家的思想其实是很保守的,当时有句时髦的话 叫下海,当时我跟我亲戚说 我下海可以 你要给我腰上系个绳子  不要让我淹死掉了 我一家人还要生活的

    用黄发昆的话说,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是很多事的巧合。当时,正是因为看到亲戚在外创业,干出了一番事业,所以激发了他出来闯一闯干一干的劲头。虽然在创业的过程中吃了不少苦头,但他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快就在厦门站住了脚跟。

    厦门南之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发昆说,首先说起来还是要感谢在老家养成的那种吃苦耐劳的品德 ,在外面做事 真正遇到什么困难和压力的时候 就没有当一回事,就(熬)过来了 。天上也不会掉馅饼,通过自身的努力,在人缘上,结识了很多朋友 ,是他们给我的公司给我的事业给与了帮助。

    黄发昆笑着说,以前自己在农村基层干得游刃有余,初到厦门时,却是有些不知所措。因为亲戚给他介绍的,是从事传媒行业,这对他来说,是之前从没接触过的。一切得从零开始,从头学习传播业务,其中的心酸和付出的艰辛,只有自己体会得到。

    黄发昆说,像比如说 我以前在老家是做销售的,我来这边是一个陌生的行业 我真是一窍不通,我要从头开始 重新学习。说实在话,还是吃过很多苦头。后来,找一辆自行车一骑,到处去寻找客户 ,寻找客源,去交朋友,这也是一个过程。

    640.webp (17).jpg
    经过自身努力,几年时间下来,他逐渐从一名行外变成了一名行家,这时候的黄发昆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决心,他问自己,“我该做点什么去实现梦想?”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大胆的想法,2005年,他开始主编一本叫做《南方》的杂志,而这本杂志进入市场后,迅速火起来,引得不少明星主动前来,找他合作。

    黄发昆说,有件事情是我至今难忘,很高兴的事情,来过很多著名的演员,像比如小陶虹、王刚 、朱时茂,他们来我们公司拍电影,名字叫做《因爱之名》。

    《南方》杂志的成功创办和发行,可以说是黄发昆人生最辉煌的时候。就当黄发昆想大干一场时,他所在的行业却走起了下坡路。2007年,面对各方面的市场难题,《南方》杂志迫不得已宣布停刊。

    黄发昆说, 当时停刊真的就和一个比喻一样,自己生的小孩,突然出现什么状况,心里肯定有不舒服的,付出了很多心血  。

    何去何从,人生的再次选择,又一次考验着黄发昆。经过慎重考虑,黄发昆决定改变经营方式,利用自身积累的客户资源,做整合媒体,为一些单位做内部期刊。

    黄发昆说,主要是为厦门市人民检察院、厦门市人民法院、厦门市部分中小学,为他们做一些内部的期刊 做一些内部的宣传,通过几年的努力,公司还是有所成就 。

    一番摸爬滚打,厦门南之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再次迎来了其发展的鼎盛时期。

    黄发昆说,当时规模很大,在我们这个小区 ,我们租楼都租了两层,六楼一层,五楼一层,员工都有五六十人。那个时候做报纸,做厦门晚报,做分类广告,做厦门的独家代理,那时候生意很红火,人也很多,大家很开心,员工也很高兴。

    640.webp (18).jpg
    同事陈诚生与黄发昆的认识,纯属偶然,但正是这样一种缘分,他们俩成了忘年交,陈诚生说,工作中,黄发昆是老板,却俯首甘为孺子牛,生活中,黄哥是朋友,酷似“老顽童”。

    厦门南之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员工陈诚生说,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厦门旅游,然后认识黄大哥,我们都叫他黄哥,我们在私下相处也感觉这个人很随和,做朋友呢,他也很用心交往,所以。零七年进入公司帮他设计,做事情方面,黄大哥他也十分认真,平时我们也做错了怎么样的,他也会及时给我们纠正,也会像老师一样,教导我们,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在黄哥这里,不但工作的经验学到了,而且做人方面他也教我们很多,私下像朋友兄弟一样的,给我们关怀。

    张明来黄发昆的公司上班没多久,但是短短时间,就感受到老板的人情味儿,这让也是从外地来厦门的他,顿感温暖。

    厦门南之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员工张明说,有一次我正在赶工期的时候,我生病了,没有及时完成工作,黄总对我们很关心,他叫我先注意好身体,工作的话,晚一两天也没有事。

    对面业务,年过半百的黄发昆认为,学无止境,要向高手请教,向同事请教,向身边人请教。陈金山是厦门当地人,和黄发昆一起共事十多年,是工作中的好搭档,也是生活中的好兄弟,在这个闽南男人的眼中,来自湖北江陵的黄发昆,为人处世有着他独特的魅力。

    厦门南之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员工陈金山说,上班的时候感觉很舒服,很幸福,很温馨的一样,没什么压力,平常该做的他也会指点我们去做。

    厦门南之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发昆说, 我自己没有把自己看做是老板  这个公司也是大家的公司 我们都是平民化的管理 都可以当老总  都可以是老板 这种管理模式让大家劲往一块使 心往一处想

    面对同事的认可,在镜头前,黄发昆这一次没有谦虚,他肯定了自己的善良,并且敦促自己,无论做的多好,都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黄发昆说,我这个人呢,心地本身就很善良的,对员工也好,对朋友也好,我这个人就是抱着一种大家走在一起不容易,首先是一个缘分问题,大家能在一起共同共事,把事情做好。

    640.webp (19).jpg
    黄发昆的妻子熊礼红是江陵熊河人,当年追随丈夫一起来到厦门,在她心里,这个朴实无华的男人就是她一生的依靠,也是孩子心中的榜样。

    黄发昆妻子熊礼红说,  我觉得我这个老公还是很不错的,在外面风风火火的做生意,在家里是一个慈祥的父亲,也是一个很体贴的丈夫  。

    熊礼红告诉我们,黄大哥只要有时间,就会带着她和儿子回老家,看望家乡的父母,这两年家乡的变化着实大,每每回家她都倍感欣喜。

    黄发昆妻子熊礼红说,那变化真的是太大了,那时候去乘凉,一去就想起了年轻的时候,那时候路都没有,现在是什么仙鹤大道,感到很欣喜,那时候我们背井离乡,就希望在那里有一席之地 。

    虽说在厦门已买了两处房产,但是见证到家乡一点一滴的变化和发展,黄发昆和妻子熊礼红越来越坚定了一个信念,那就是早点回到家乡江陵,安享晚年。

    黄发昆妻子熊礼红说,树高千尺,落叶归根。我们计划退休后我们还是要回老家定居,觉得回家就有归宿感,在这边不管做的多好,还是家乡的水好,人好 。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商道酬信、业道酬精”就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经典表达。得其神髓者,不仅可独善其身,也能兼济天下。



    来源:江陵县广播电视台
    编辑:吴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