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中秋节,有一种特殊的执念。除了春节,一定会要求家人团聚的节日,大概就是中秋了。团圆、赏月,说起中秋,总是充满幸福喜乐。每个人从小都知道,圆圆的月亮就是团圆的代表、是故乡的代表。“对影成三人”的月光,属于李白;“天涯共此时”的月光,属于张九龄;“但愿人长久”的月光,属于苏轼……这些月光,好像都一样,却又不太一样。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嫦娥和中秋节的故事
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写照。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
不得不说的月饼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那些和中秋节有关的诗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独家”赏月秘籍,赏月地点这样挑! 赏月航班推荐: 赏月时间也重要! 特别提醒,今年是“十五的月亮十七圆”,就算中秋当天没赏成,十七号赏也不晚嘛! 中秋临近,2016央视中秋导演组公布了官方版本节目单,让我们一起期待精彩的中秋之夜!本届中秋晚会以歌会的形式为主体,给人直观的感受就是歌曲多,这其实也是每年央视秋晚的特色。9月15日(农历八月十五)20点至22点晚会将通过CCTV-1、CCTV-4向海内外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据中国天气网资料显示,中秋节前后(12-21日),全国较广范围内都将出现降雨,尤其是一些旅游重点城市;大家无论是和朋友在本地相约外出,还是要到别的城市旅游,都要注意穿好长袖衣物,最好是薄风衣等秋装,并在秋装里穿好短袖T恤,方便于室内穿脱。(来源: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