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1-10-13 16:10 |
---|
签到天数: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小编
 
- 积分
- 238656
|
古人云:“久住荆溪北,禅关挂绿萝。风清闲客去,睡美落花多。”此等美景,说的就是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陵。
曾几何时,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紧随经济的发展,江陵出现了公益林管护缺失的现象,不再绿色遍染。对此,江陵县委、县政府深感忧心。为了顺应现代林业的发展要求,县委、县政府狠抓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管理,打响了生态绿化攻坚战。
2015年11月,江陵县委、县政府召开了“绿满江陵”行动动员大会,成立了“绿满江陵”行动督导工作专班,采取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县农办、县林业局统筹协调,各乡镇及有关单位分工负责,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乔灌搭配、常落搭配、乡土树为主”的工作思路,不断强化绿化造林工作的督办落实和检查。2016年,全县完成造林面积25300亩、其中,通道绿化7760亩,村庄绿化17540亩;植树1265000株,占全年总目标任务的110%。
绿脑绿心绿江陵 一村一品一特色
自“绿满江陵”行动开展以来,江陵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绿化工作宣传力度,并在县政府网站和县电视台开辟了“绿满江陵”行动宣传专栏,大力宣传植树造林和生态林业建设工作,不断提高全县干部群众绿化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通过印发各地各单位植树造林简报,督促各地各单位加快工作进度,抢抓时间节点进行绿化江陵。
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还围绕“3·12”植树节,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异地绿化以及认建、认养树木绿地等活动,组织县四大家领导及县两办、县行管局工作人员到马家寨乡蓝星岛开展义务植树,并在工业园区主干道工业大道两旁为县直部门、单位划定义务植树、异地绿化责任段,下达义务植树和异地绿化总任务14200株。
据悉,今年5月,江陵县委、县政府开展了大树挂牌和古树名木宣传保护活动,通过古树挂牌、编制古树名木图册等方式,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通过努力,目前,全县已逐步形成植绿、护绿、爱绿、兴绿的良好氛围。
为加快建设生态江陵、美丽江陵,县委、县政府将美丽乡村和新农村建设同休闲旅游农业、精准扶贫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结合起来,重点打造45个绿色示范村。因地制宜的科学设计,加上合理搭配,通过在有条件的村组修建公共绿地和景观林,在老百姓房前屋后开展庭院绿化美化,沿路、沿河、沿渠绿化美化,打造出村庄绿化特色亮点。
据了解,秦市乡刘港村按照城市小区园林设计标准规划建设村组绿化,栽植生态景观树12745株。极大地改善了村域生态环境,令人眼前亮爽,赏心悦目。三湖管理区投资61万元,建成了渡一渠景观带,栽植15公分香樟300株,红果冬青、腊梅、红梅、樱花等450株,色块绿化2000㎡;实现了一地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目前,该区已成居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多元投入养护管 打造绿化新名片
众者周知,生态绿化建设最大的难题就是钱从哪里来?由于前期江陵公益林管护缺失现象普遍,如要实现应绿尽绿、确保绿色全覆盖,所需资金量很大。加之从2016年开始,过境江陵县的潜石高速、江北高速、沙公高速等重要交通干线将相继建成通车。江陵县在迎来高速公路通道绿化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绿化资金严重不足的挑战。
绿满江陵,投入是关键。201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共整合资金近5000万元用于开展“绿满江陵”行动,同时将重点建设45个精准扶贫村、绿色示范村及荆监一级公路、汉沙线、荆新线等28条通道;并将0.3万亩的重点工程造林纳入了县财政奖补范围。
据了解,汉沙线已栽植15cm香樟、青桐1840株,荆新线15cm香樟6600株,秦黄线补植银杏549株,西干渠水体绿化栽植栾树6000株。滨江新区13条主要道路全面绿化,栽植15cm香樟、枫香、青桐、银杏等景观树,一路一景,建成新区绿色骨架。
为将资金落到实处,江陵县委、县政府积极制定实施方案。先后制定出《江陵县2016年“绿满江陵”行动实施方案》、《“绿满江陵”行动绿化苗木质量标准》和《2016年“绿满江陵”行动检查验收方案》,并即将制定《江陵县植树造林管护养护方案》。这些制度明确规定了生态景观林产权属性、管护责任主体、经费来源、护林员队伍建设等事项,确保了植一片,绿一片,成景一片。
江陵县委、县政府还重点打造亲民宜居小游园。并以龙渊湖、月亮湾公园为依托,兴建城区公园、广场绿化景观和社区园林景观,创建县城绿化美化新名片。如今,江陵城区处处呈现出“红花绿树、郁郁葱葱、四季花香,春秋有别、生机盎然”的美好景象。也难怪当地百姓对记者说:“我们现在的感觉啊,就是“林在城中、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总之,就是跟生活在画中一样。”
兴林富民传佳话 绿满江陵谱新章
在谈到“绿满江陵”行动战略时,该县林业局局长涂阳慧说,实现“绿满江陵”,既是打造江陵城市品牌、塑造江陵城市形象、提高江陵城市吸引力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江陵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需求。在“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两区一中心”发展战略,以“绿满江陵”为工作重点,按照现代林业发展要求,狠抓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管理,不断加快建设生态江陵、美丽江陵,为建设幸福小康新江陵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与此同时,江陵县突出发展经济林,发展民生林业。扶持四海园林有限公司发展中山杉600亩,支持熊河百花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500余亩,发展蓝莓种植及绿化苗木生产;新增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黄桃面积1400亩;新增葡萄基地面积达800亩;新增油用牡丹500亩。在为“两湖平原农旅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增光添彩的同时,也进一步夯实了兴林富民产业基础。
今年来,江陵县委、县政府以“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为契机,在城市、乡村绿化上大做文章,努力构筑更高水平的“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条件。在着力打造绿色家园、生态家园的同时,提升江陵城镇品位,增强江陵城镇影响力和竞争力。并在“绿满江陵”行动中,以政府资金投入为主导,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花卉苗木企业和苗圃大户、组建专业合作组织,采取土地流转等方式,吸引市场主体投入。紧贴社会需求,紧抓黄金机遇期,在林业发展道路上实现后发赶超,使得江陵常年绿树成荫、四季花果飘香。在打造江陵景观新特色的同时,使江陵人民浸润在绿荫之中,让江陵人民安居乐业成为了现实。让居住在江陵的人们,真正体验到“世外桃源”般的美好生活。(荆州日报 特约记者滕金 通讯员夏华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