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晚,市民王先生和朋友在津汇吃完饭,打算用打车软件叫辆出租车回家,谁知半个多小时,快的、嘀嘀两个打车软件都试了,要么是无法发送打车订单;要么是发送了订单,但没有司机应答,“我们是在津汇一楼麦当劳坐着等的,谁知道旁边有另外两对情侣也在叫车,和我们一样一直不成功,我听见他们一直在说‘怎么还没有司机抢我的单’。” 王先生刚开始以为订单太多,就选择了加5元小费,还是没有司机应答,“最后我取消了小费,告诉自己,再试一次,不行就算。”这一试成功了,上车后,王先生和司机交流起来,司机也说:“今天晚上这两家系统有问题,我们这边光能听见乘客叫车,但就是抢不上。”比王先生更悲催的是他的朋友刘先生,“我朋友说我叫到车之后,他又等了十几分钟,还是没有司机接单,最后坐地铁走的。他从地铁站出来再打车回家,成功了,司机也说,晚上系统有故障,刚恢复正常。” 昨日11时左右,记者也用打车软件叫了一辆车,司机张师傅表示:“不仅昨晚两个软件出现过故障,今天上午也有故障,8点多之后,有一个软件就不好用了,我都给关了。”“给补贴挺好的,要是系统不给力,补再多也享受不了。”出租车司机王师傅表示。 还有出租车司机表示,注册了司机端,但始终无法抢单。市民高女士称自己的老公是出租车司机,“最近他也安装了打车软件,但安装之后还是无法抢单。我通过客服电话、QQ等多个渠道咨询,电话始终打不进去,其他渠道一直没有人搭理我,打车软件火了,配套服务也得跟上啊。” “打车”背后是移动支付之争 打车软件的你争我抢看起来是快的、嘀嘀的战争,但其实用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战争来形容更准确。事实上,这次并非是两家首次“交手”。粗略统计发现,阿里和腾讯从去年至今,先后在移动社交、手机支付、理财、游戏等多个领域“交手”。“这场打车补贴之战,背后其实是双方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战争。”业内人士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