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1-10-13 16:10 |
---|
签到天数: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小编
- 积分
- 234877
|
在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中,有着“北面南米”的传统。生活在长江之畔的荆州人一日三餐当然离不开米饭。凭着荆州人的智慧,颗粒状的大米在荆州人手中花样百出,米圆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米圆子就汤味道鲜
沙市区文化坊的便民小吃店,老板马新亮抓起一把淡黄色的米圆子放进沸腾的水中,然后盖上了锅盖。操作台上放着一篮米圆子,淡黄色,如同一颗颗圆润的珍珠。
“米圆子不能用水泡,泡过的米圆子煮不成形。”马师傅说,米圆子容易坏,最好当天吃完。据马师傅介绍,米圆子又叫“豆腐圆子”。黏米磨成米浆,加入石膏和食用碱就做成了米圆子。因为含有碱,米圆子略带淡黄色。
几分钟后,马师傅从锅里捞出米圆子,在碗里放入紫菜、虾米、萝卜丁等佐料,一碗热气腾腾,香味四溢的米圆子就出炉了。米圆子和小汤圆长得很相似,但是两者的味道却大不相同。汤圆软滑粘稠,而米圆子则香嫩爽口,再配上紫菜、虾米煮出来的汤,味道想不鲜美都不行。
“米圆子就是要就着汤来吃,干吃味道太淡,难得吞咽。”马师傅说,这是沙市的特色小吃,早上过早,再加一块锅块或者一根油条,特别饱肚子。
相传为杜甫所创
马师傅今年65岁,从单位退休后就做起了小吃生意,今年已是第8个年头。在马师傅眼里,米圆子不仅仅是糊口的饭碗,更记录了自己孩提时代的记忆。
相传因为战乱杜甫流落到荆州,居于荆州的一处小巷内。家徒四壁的杜甫一家为了糊口,无意中用米浆和石膏创造出一种大受邻里欢迎的美味小吃,邻里们因为此小吃是杜甫所制,将之称为杜甫圆子。因为湖北口音“杜甫”与“豆腐”谐音,后来以讹传讹,“杜甫圆子”变成了没有任何大豆成分的“豆腐圆子”。
马师傅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乱年代,但是在上世纪60年代的灾荒年里,米圆子却是填饱肚子的好食物。
“那个时候吃的东西少。国家为了让我们这些正在长身体的学生营养跟得上,不挨饿,特地专款专用,做了一批米圆子作为早餐给我们吃。”马师傅说,那个时候米圆子两分钱一碗,让他怀念至今。
冬天一天可卖150碗
米圆子作为荆州的特色小吃,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睐,尤其是那些长年在外的荆州人。
忙完中午生意后,马师傅终于可以歇口气,向记者说起了冬天生意火爆的场面。每年过年前后,马师傅家的米圆子生意进入旺季,一天可以卖50斤,是现在的两倍。
马师傅说,过年的时候,很多从外地回来的荆州人,都会买一碗米圆子尝尝。“有的是带着亲朋好友过来吃,有的人吃了一碗嫌不够,还要再吃一碗。”马师傅说,一斤米圆子可以下3碗,生意好的一天就可以卖出150碗。
米圆子圆润的外形,在马师傅看来有“团团圆圆”的寓意,而冬天里络绎不绝吃米圆子的市民,吃的就是一种乡情。(荆州之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