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1-10-13 16:10 |
---|
签到天数: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小编
 
- 积分
- 238705
|
亏本!卖不掉!这是今年种玉米乡亲谈论最多的话题。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的情况来看,今年湖北玉米价格普遍下降,收购价维持在每吨两千至两千二左右,相比去年平均每斤低了三到五毛钱,玉米的整体行情很不理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玉米行情低迷?面对滞销的玉米乡亲们该怎么办呢?我们先从荆州石首横沟市镇的一个村说起。
棉价低迷 乡亲改种玉米
横沟市镇重阳岗村是一个典型的种棉大村,因为水源条件不好,这里旱地多,水田少,过去家家户户种棉花。往年这个时候,乡亲们家里堆满了棉花,可今年,大伙家里堆满了另外一种让他们发愁的东西——玉米。
周大妈家里有12亩旱田,一直以来种的都是棉花,自从去年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取消后,棉价一路下跌,种棉花不仅赚不到钱还亏本。
去年,周大妈看到村里的大户改种玉米效益不错,今年,她在12亩旱田全种上了玉米。按照去年的玉米行情,种玉米不仅比棉花效益好,而且种玉米用工少,管理比较粗放,减少了不少劳动力。
种玉米省工省时还有效益,今年重阳岗村大部分乡亲把棉田改种上了玉米,可以说往年这里棉田处处开花,今年这里遍地都是玉米棒。乡亲们说,今年村里十户就有八户种玉米。
行情差 成堆的玉米卖不掉
从种棉花改成种玉米,重阳岗村的乡亲们都期待有个好收成、有个好卖价。可是等到玉米收获的时候,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玉米的身价一落千丈。
记者在村子里走访了一圈,发现只要今年种了玉米的乡亲,家里都堆成了山,少则几千斤,多的有几万斤。卖不掉的玉米,成了全村老少的一块心病。
相比往年 价格每斤低三毛
为玉米销路发愁的还有荆州区菱角湖管理区的乡亲们,这里是江汉平原的玉米种植大区,规模化种植的玉米有近三万亩。虽然眼下已经进入了收获的末期,但是依然可以看见很多农户门口堆满了玉米。
与重阳岗村不同,菱角湖管理区的乡亲选择种玉米,主要是因为这里地势平坦,田块集中连片,而且有机械化收获的优势。就在两年前,这里的乡亲种玉米一亩田可以赚上几百块钱。
今年的玉米行情不好,不过因为菱角湖管理区种玉米的时间长、规模大,还是有不少商贩过来收购,但最终的卖价却比去年低了很多,只有五六毛,比去年差了两三毛。
肖师傅是管理区的玉米种植大户,种了一百亩玉米,按照去年的行情他可以赚上六万多块钱,可是按照今年的行情,他不仅没钱赚还要赔上一笔。肖师傅说,按照种子,农药,化肥这个成本来算,一亩田要亏一百多块钱。
玉米品质差 加工企业不愿收购
持续了几年好行情的玉米,为什么今年价格会一路下滑?湖北本地玉米的种植、加工,究竟遇到了哪些问题呢?继续来看记者的调查。
莫金宏是重阳岗村最早种玉米的大户,三年前,他就开始种玉米,当时进行改种,也是考虑到种玉米用工简单,而且价格不错有钱赚。
不过,今年的玉米行情让莫师傅觉得很意外,往年俏销的玉米,到今年基本无人问津。不仅价格低到了五六毛,商贩还不乐意收购。
莫师傅的玉米堆在家里卖不动,加工企业为什么不来收购呢?带着莫师傅的一些玉米样品,我们赶到了城区的一家饲料厂。
气候影响 玉米品质难提升
牟师傅是这家饲料厂的质检员,他告诉我们,饲料企业采购原料的时候,对玉米的品质把关非常严格。除了水分,以及杂质等常规指标外,还有一项很重要,那就是黄曲霉素,如果玉米中含有黄曲霉素,饲料厂是坚决拒收的。
牟师傅说,现在乡亲们卖不掉的玉米当中,大部分都含有黄曲霉素。总的来说,就是湖北玉米的品质不好,而这跟本地的气候、种子、种植技术有关。
除了温差,北方玉米在成熟收获期的有利天气,也是我们南方无法超越的。所以,湖北很多乡亲种出的玉米只能当动物饲料直接使用,无法进入深加工环节。另外,今年湖北部分地方受天气影响,玉米品质下降严重,收购商压根就看不上。
市场因素:进口玉米抢占份额
湖北玉米因先天不足,品质差,导致本地企业不愿意收购本地玉米。据我们了解,这次玉米价格下跌,与全国的行情也有很大的关系。那么除了品质、市场因素外,导致湖北玉米价格下跌的原因还有那些呢?面对一跌再跌的玉米价格,乡亲们在种植玉米方面又该注意什么呢?
湖北玉米的行情不好,除了气候原因造成的品质差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从国外进口的玉米比国内要便宜得多,进一步挤占了国内玉米的市场。
除此之外,这两年因棉花效益不好,玉米的种植面积成倍扩大。据统计,湖北玉米的种植面积由过去的五百万亩增加到现在的一千多万亩,玉米多了价格也会卖不起来。
饲料加工领域 玉米替代品增多
国外玉米价格低,北方玉米质量好,加工企业当然更愿意选择。另外,受国际经济不景气影响,除玉米以外的其它饲料原料也在跌价。
企业用大量采购进口玉米或者玉米的替代品,这导致本地玉米越来越没有市场,行情也越来越差。全球经济不景气,加上湖北玉米自身品质差,一系列原因造成了今年湖北玉米行情低迷,业内人士预计,后期的玉米价格也不会太理想。
湖北玉米 应因地制宜谋发展
看得出来,今年的玉米行情走势并不乐观。那么,来年乡亲们还种不种玉米呢?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湖北玉米因为天时地利等原因,种不出像东北主产区那样的优质玉米,但并不代表应该就此放弃。除了提高品质,湖北玉米可以抢占中端市场,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
另外,乡亲们应该避免单打独斗、盲目种植,最好跟大户或合作社抱成团,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从记者走访的农户和饲料企业来看,今年湖北玉米行情大跳水,除了先天环境不足以外,还有乡亲们种植水平不高的因素。乡亲们应该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和种植规模,尽量缩小与主产区玉米品质的差距,如果本地玉米能就地消化,成本得到降低,乡亲们种玉米依然会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垄上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