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查看: 1680|回复: 0

【梦萦拖船埠】灶火红红开腊锅熬麻糖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0-13 16:10
  • 签到天数: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社区币

    小编

    Rank: 8Rank: 8

    积分
    234953
    发表于 2022-1-11 10: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灶火红红开腊锅
    微信图片_20220111103919.jpg
    冬九腊月晒年货,小年前后开腊锅。开腊锅时是乡下孩子一年最期盼的时光,腊锅一开就拉开了过年的序幕,就闻到了过年的年香。就有了好吃的,就有了新衣裳。

    记得小时候,冬至一到,大人们便说,可以开始办腊货了。乡村便开始杀年猪,腌腊鱼,蒸冻米(也叫阴米),打糍粑,打豆腐,熬麻糖。村庄的房前屋后到处晒着冻米,苕皮子,干豆腐,萝卜皮,腊霉渣,麻叶子(糯米产品),玉兰片(糯米产品),腊鱼,腊肉,腊鸡,腊鸭。晴朗的日子,村庄的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腊香味。

    微信图片_20220111103915.jpg
    那时一快到小年,家家户户便“开腊锅”。开腊锅就是腊月里“炒腊锅”和“炸油锅”的统称。炸油锅往往在过了小年,腊月二十四之后,炒腊锅往往在小年之前。

    炒腊锅就是用河中或沙滩中的纯净大颗粒青砂焙炒食品。过去家家户户都有用陶罐保存的炒过多年的老青砂。用青砂在大铁锅中炒熟的食品,既散发出食品本身的纯香,也带有青砂的清香,既脆口,又没煳。劳动人民真是智慧。

    微信图片_20220111103912.jpg
    炒腊锅的工具还有一把竹刷子,大约七八十公分长,用坚韧的细竹条捆扎而成。用它把放在砂中的晒干的半成食品不断地按顺时针方向炒动,让砂子裹着食物在锅里旋转。随着锅中一阵阵沙沙的旋炒声,很快,食物颜色开始陡变。冻米、麻叶子、玉兰片变得雪白雪白;苕皮子,南瓜籽变得金黄金黄。母亲就是根据颜色的变化来判断食品是否炒熟,是否可以起锅。而黑豆,黄豆,豌豆,圆豆,炒着炒着便开始暴风骤雨般“噼噼啪啪”的炸响。这类食物则是用听声音闻香味来判断是否到了火候。炸声停了,香气浓了,就说明炒好了。食物一旦炒好,于是就迅速用篾砂撮子或极细的钢丝砂撮子撮起,筛掉砂子,再往竹篾簸箕或滕条箩筐一倒,接着开始炒下一锅。

    炒熟的冻米成了米子(爆米花)。把炒米子、炒黄豆、炒黑豆、炒圆豆和炒花生米,再用自制的麦芽糖混炒、模压、冷却、刀切,便制作成了米子糖,豆子糖,花生糖。砂豌豆和米子糖是每家最多最常见的,豆子糖不是家家都全,花生糖则是那个年代中最高档的食品。那时夜晚穿行乡邻间,就像漫步于炒货飘香的世界里。

    过了腊月二十四(小年),或者到了腊月二十七八时,家家户户又开始“炸油锅”。炸油锅除了苕皮子、玉兰片、麻叶子等干品可作零食外,其余炸的都是菜品。最常见的就是炸胡萝卜,炸红薯条,炸藕条,炸藕夹;还有炸肉丸子,鱼丸子,豆腐丸子,绿豆丸子,豆腐泡子。炸油锅时,丸子类的菜品小孩只能尝尝,但炸胡萝卜和炸红薯条,则可以稍稍放开吃。那胡萝卜一经油炸,颜色特别红透,像煮熟后的深秋的河虾,油炸胡萝卜是其最佳吃法,冷后吃特香特甜。金黄的薯条冷了吃,同样又甜又香。它们都既可以当菜吃,又可以当零食,真的好让童年喜悦和满足。

    微信图片_20220111103908.jpg
    开腊锅的时节,是农村烟火气最旺的时候。那时,无论是大雪纷飞的白天,还是寒霜冷冻的夜晚,村子上空总是炊烟袅袅,厨房灶膛总是灶火红红。特别漆黑的夜晚,家家厨房的亮瓦里都闪耀着红红火光。

    那时我总是坐在灶门前,一手拿着烧火棍,一手拿着吹火筒,为开腊锅的母亲添柴加火。开腊锅时灶火是不能大起大落的,灶火决定着食品的品质,必须有专人添柴。虽然有些烟熏火燎,但当看到了红红的火苗舔着锅底,看到了火火的灶膛映红了厨房,映红了母亲慈祥的笑脸,心中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有时虽然雪飞冰冻,但童年的心中总氤氲着家与母亲的温暖。

    微信图片_20220111103904.jpg
    那个年代,虽然人们还不富裕,但人们所吃所用都是那么的天然。所有的食品是那么的纯正醇香,所有用具是那么的古朴自然。吃的都是自家地里长的,用的河砂、竹刷、簸箕、藤筐,无一不是大自然所赐。其实只要社会太平,人民就可以用智慧和勤劳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我怀念灶火红红腊锅香的岁月。那时的灶火最红,厨房最香;母亲的笑脸最慈祥,孩子的笑脸最灿烂;心最暖,梦最香。

    2021年11月20日于湖景湾。



    熬麻糖

    微信图片_20220111103859.jpg
    天还只是麻麻亮,大妹就与小妹说着蛐蛐话(悄悄话)。接着听到最小的三弟的声音:“大姐,我也要起来。”大弟与我睡一张床,我知道他也醒了,在假睡。因为母亲昨天说,今天要熬麻糖。

    那天弟弟妹妹都特别的勤快。我在收拾牛屋的时候,大弟也牵着猪到灰坑(也称粪坑),开始准备猪食,大妹主动地给母亲在灶里发火,小妹拿着扫帚在打扫堂屋和房间,三弟乖乖坐在灶门口,一点也不捣乱。

    母亲很快将饭煮好。因为今天必须早些吃了早饭,好把锅灶腾出来熬麻糖。

    吃完饭,母亲说:“要得吃,齐着力,今天都有任务。”我的任务是推磨和给母亲打下手,大弟负责烧灶和照管三弟,两个妹妹除管好猪子鸡子,另外要去捡一捆树枝木柴,熬糖需要硬柴。

    奶奶也从幺叔家过来给我们家帮忙。我与奶奶先把育好的麦芽从茅包(草包)中取出,然后把麦芽子一点点的掰开,再用笤箕端到河里淘净,去掉没生芽的死麦。奶奶给我予磨,我便开始推磨,一个多小时,一笤箕麦芽就变成了麦芽浆。

    母亲将昨晚就泡的碎米用水桶挑到河里去淘洗,然后一锅一锅煮成熟米糊。每煮熟一锅,就倒进一个小水缸里。等到所有碎米煮完,缸中的米糊前后掺和后恰好还有五六十度的温度,这个温度正好可将麦芽浆掺入米糊中搅拌发酵。

    米糊变成糖的关键是麦芽中所含的麦芽酵素,麦芽酵素可将碎米所含的淀粉发酵成糖,但发酵的时间至少要五六个小时。


    下午三四点钟时,装在小缸里的米糊奇迹出现了。缸里表层呈现出一层浅黄色的清水,米糊沉淀到了底层。母亲开心的笑了。三弟却喊着:“姆妈,我饿了。”其实两个妹妹抬着一捆柴火回家时就饿了,只是没有说。因为早上吃饭的时间比往日早,大家都饿了。母亲只好决定先烧晚饭火,饭后再去擂糖渣。

    吃了晚饭,父亲也可以参加熬糖了。父亲在堂屋里摆好了江西盆,盆上放好擂豆腐的擂架子。没等母亲收拾完碗筷,父亲便要我撑起擂糖渣的纱布袋口,然后自己把发酵好的米浆往袋子里舀,装满大半袋后,就将布袋在擂架子上翻来揉去,淡黄的糖水汩汩地从袋中渗出。一会儿,江西盆中就有了够熬一锅的糖水。

    母亲拿着搪瓷脸盆和水瓢,一边从江西盆舀起糖水,一边说:“伢子们,开始熬糖了!”弟弟妹妹欢呼雀跃地一下涌到了灶门口。

    微信图片_20220111103853.jpg
    大弟弟拿着吹火筒猛吹着,灶膛里红红的火焰猛舔着锅底。不久,厨屋内便弥漫着淡淡甜味的浓浓热气。锅里的糖水翻滚着发出咕噜咕噜的叫声,灶里的木柴热烈地发出噼噼啪啪的炸响。

    我与父亲继续将剩下的糖米浆悠悠地擂着。母亲用锅铲在锅中轻轻地搅着。弟弟妹妹在灶里火火地烧着。

    当我与父亲将所有米浆擂完时,厨房里的弥漫的热气已经消散。大铁锅中大量的水分已经被蒸发,糖水已变得粘稠起来。母亲要大弟弟别再用大火了,只在灶里时常撒些粗壳(谷壳),让灶里保持应有文火,让锅中的糖慢慢地熬,慢慢地熬……

    满满一锅浠浠的糖水,在烈火中惭惭熬成糖液,熬成了糖浆,熬成了糖糊,熬成了糖浠子。母亲把搅拌的锅铲悬在空中,粘在锅铲上的糖缓缓落下时,形成了一块咖啡色的玻璃片,糖可起锅了。

    又开始下一锅。慢慢地熬、熬、熬,熬了一锅,又一锅。

    微信图片_20220111103845.jpg
    母亲给我们每人盛了一碗糖浠子。小妹妹一边喝着,一边问母亲:“姆妈,今年怎么熬那么多糖呀?”母亲说:“今年年成好,多熬点。不能让你们看别人的眼壳食呀(看着别人吃)!”我与弟弟妹妹们听了,个个心里暖暖的。

    夜已深。最小的三弟虽打着瞌睡,但也还没有去睡。我与弟弟妹妹都坐在灶门口,一直陪伴着母亲,守候着母亲。红红的灶火映红了一张张童真幸福的脸蛋,也映红了母亲慈祥的笑容。我们和母亲的心都像那麻糖一样的甜……

    母亲去年已去了天堂,父亲今年已八十七岁高龄。二老养育我们六姊妹,他们的晚年应该是幸福的。他们的一生也如同熬麻糖一样,也是在辛勤中慢慢地熬甜。

    2021年11月21日于湖景湾。

    微信图片_20220111103839.jpg
    作者简介:黄发振,笔名长子。江陵县人,荆州市作协会员,七七级师范生,当过老师、公务员,现居南方。二零一九年开始文学创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