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1-10-13 16:10 |
---|
签到天数: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小编
- 积分
- 234973
|
湖北省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武汉中心气象台2019年08月17日06时26分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白天,除鄂西北西部、恩施西部外,我省大部地区日最高气温将达到37℃以上,局部39℃以上,请注意防范。
母秋热死牛 翻开日历,立秋如期来临,感觉气候还是那么地闷热。
农谚曰:“立秋不立秋,还有一个月的好热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老虎”。据我所知,秋老虎还分雌雄,不少朋友只晓得“立秋”了,却不知道今年到底是“公秋”?还是“母秋”?关于“公秋”和“母秋”的定论:白天立秋为阳,是“公秋”;晚上立秋为阴,是“母秋”。还有单日立秋为阳,是“公秋”;双日立秋为阴,是“母秋”。今年立秋是农历初八,加之又是晚上“立秋”。所以,确定无疑:今年立秋乃是“母秋”。正如古人所言:“公秋扇子丢,母秋热死牛”。
“公秋”也好,“母秋”也罢,只是人们对“秋老虎”的戏说而已。而我的心,忽然有了些许雀跃,也许是喜欢“立秋早晚凉,中午汗还淌”的缘故。正因如此,我爱秋天的淡定,也爱秋天的缤纷,更爱秋天的成熟……
记得在下乡插队的年代,擅长喜欢写作的我,曾给自己起了一个“韵秋”的笔名,其寓意为春华秋实。这些年,虽说时有作品见诸于报端,但作为文学的追梦人,觉得自已还没有什么建树。迄今为止,我发表每一篇(首)作品,也没有一次在文中署过“秋韵”之名,只是本人内心喜欢秋天罢了。
站在季节的路口,不觉一个转身,夏天便成了故事;不觉一个回眸,秋天便成了风景。每当我的生日到来之即,便感到秋天真的近了,抬眼望去,朵朵白云,徜徉在天空的蔚蓝里,明净而又安详。细细回味,在早晚的散步中,会有一种舒服感悄然弥漫身心。
到了午间,爱吵闹的蝉鸣,似乎也安静很多。待午睡醒来,仿佛听见叶子与叶子的对话,它们或许在临别赠言,或许在约定下一次相见的时间。再看到路旁高大茂密的梧桐树,开始有了落叶,宛如黄色的蝴蝶,在初秋中蹁跹而下,深深浅吟:人间最美是清秋。
行走于岁月的岸边,依偎在秋天的怀抱,看一片落叶渲染了秋色,看一季落花沧桑了流年。人生亦是如此,以一种坦然和明净,面对季节的变迁。或许流连于秋景里,或许踟蹰于秋情中,终于忍不住,染指墨香,在秋的时光里缱绻,把一帘秋韵拉得悠长悠长……
作者:袁丹银 8月16日下午写于鹤栖庭园 摄影:樊孝银 江陵摄影家协会
趁暑可采菱
飞佛河看采菱人采菱,他们弯腰近水双手翻摘。在处暑节前后,野生的红菱扑泅在河心,在白云衬底蓝格盈盈的碧水间。我每天准时从六老桥路过,望着桥的上游和下游,看着采菱的老哥、老嫂;也有年轻的少妇和放暑假的孩子。他们有划着船的,有用汽车内胎自做的小皮划和大浆稀大木盆。由于视线太远,远眺中已判断不出他们的性别以及他们的模样。我数了数,大概有二十几个人吧。
野生菱角正宗原版叫牛角菱,江汉平原的人习惯称之谓菱果。这样牛角菱呈水牛角形状,它的正反面好似蛇形刻纹,色嫩金色,它的形体似大姆指一般。作为湖区的孩子,我们小的时候吃得太多了。菱角米生吃如豆渣泛味,水煮或是砍成米之后爆炒之则轻香淡甜,是活性分子与淀粉及其它营养成份很高的生态绿色食品。
可惜,这种牛角菱角除江汉平原,四大湖泊(长湖、三湖、白露湖、洪湖)的极少原始湖还存留这物种外,我们今天所食用的红菱大都是经过引进、改良和再生变异的。但也有极少部分被深埋在江汉平原田野和河渠里的牛角菱,它们被埋在泥土多少年了?多少年过去,只要逢水便生的。家乡的野菱角多像一位隐禅的神仙啊!
处暑天生成,铁身柔肠心,鱼鳖不敢咬,水间苍黎情。我小时候常同母亲下白露湖采菱,乘着幺舅爷爷给的小木船不等天亮就去大湖里采菱果(角)。我捞起菱角藤时,没发现一棵大菱角,到是看见许多棵长有像银针的小小嫩菱果(角)。
过了好一会,我若有所思地对母亲说,难怪菱角能从小就能生还下来,原来有两枚比您绣花针更锋利的菱角针。有这两口护身针,天下的鱼儿就不敢靠近,更不敢偷吃入肚。母亲投来赞许的目光和慈祥的笑声,母亲对我说赶紧捞一些嫩点的菱角藤子,多捞点做菱角藤子做菜吃,还要给一点给你伯父家的。那时,在白露湖随便就能看见上百位的采菱人。湖乡的野生菱角藤又是一碗好环保菜,北京有位家乡官员回家探亲,没有一碗是什么肉的,全是家乡野生菜,其中菱角米和菱角藤赫然于酒宴之上。
有朋友同我打招呼,我收回思忆同他寒喧几句。他讲他们小时候同小伙伴到下垸湖采菱角的趣事。我与朋友告别六老桥,我祝愿今天到飞佛河采菱人都有好的收获,我祝愿江汉平原的牛角菱获新生而扑泅在天堂的湖面上,我祝愿大湖上还传来高亮透云的白天鹅的歌声……
作者:沙子鹰 江陵县邮政分公司 摄影:樊孝银 江陵摄影家协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