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善街属郝穴镇西湖路西段的一部分,位于原沿江社区居民委员会驻地东南800米。清乾隆初年以前为土路,后为青石板路。1950年更名民主街。
1958年后,因扩建街道拆除青石板,改为砖渣路。1983年,整合街道名属西湖路,路面改修成油渣路。2001年改建成水泥混凝土路,2015年建成柏油路。为双向单车道,有2.5米的人行道,有居民60户,人口207人。明清时期为郝穴镇重要的商业街之一。
乐善街形成于元末明初,成市时为土路,明末清初时,是郝穴镇下街主要的商业街道。据清乾隆“鹤穴石路碑”记载:“烟民之蕃庶,商贾之辐辏,邑中称醉。
”“鹤穴自西往东,淋泥淖浊,一经霪雨,不可举步。其贩负之艰难,舆马之湔滑,无不蹙眉而裹足。”时任荆(州)宜(昌)施(恩施)道的来谦鸣每过太息。后谋里老,兹举本地黄君。黄君闻讯,偕子弟前来,慷然仔肩无吝色。黄君一倡,和者立应。无不欢忻踊跃,解囊资助,使淋泥淖浊变为康庄坦途。
乐善街形成街市之初为沼泽之地,地基软糯,施工艰难。为解决地基问题,在街道下面修建大型下水道数百米,为2米宽,2米高并卷拱而成。因地下沟渠纵横,修了许多暗桥,所以民间有“三步两道桥,走桥不见桥”之说。
乐善街石路形成后,因是黄君领衔资助,邻里附之,为记住这乐善好施之举,将此街命名乐善街。(来源:江陵县民政局地名普查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