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1-10-13 16:10 |
---|
签到天数: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小编
 
- 积分
- 237083
|
本周,江汉区民族街大董社区“感动社区人物”揭榜,63岁的宋永红以热心调解员上榜。居民说,凡经她手,没有化不开的矛盾,没有解不开的谜团。就在年前,她以细心和智慧,成功“侦破”一起砸窗疑案。
独居太婆窗户两次被砸
社区的黄婆婆已90岁高龄,老伴去世多年,膝下无子,独自住在民权路街边一栋老房子的2楼。去年冬天,她家的玻璃窗连续两次被砸破,街坊们一时议论纷纷,猜不出这到底是谁干的。
作为黄婆婆的老邻居,宋永红也有自己的推测。平日里,她常去探望老人,帮老人收拾屋子。宋永红知道,老人虽年岁已高,但头脑清晰,为人和善。老人每月有一笔退休金会由人送到家中,而她花不了多少,经常借钱给街坊。会不会是有人知道老人独居,盯上了老人的钱?她叮嘱太婆的左邻右舍:最近多注意防范小偷。
第一次玻璃被砸碎后,她在街边找了个熟识的店面,帮老人修补好了窗户。还提醒老人,用不完的钱不要放在身边,要存起来。
但没过几天,大白天里,黄婆婆正坐在靠窗边的床上,一块巴掌大的石块再次砸破了窗玻璃,还险些伤到了老人。
看监控查出“真凶”是邻居
宋永红再也坐不住了,她想,若是想谋财,不会这样明目张胆大白天里行事,一定另有原因。她跑到社区警务室,希望调取监控。但遗憾的是,监控记录虽然完整,但摄像头正对着社区进出的主干道,并没有对准黄婆婆家楼下的那条背街小巷。在事发当时,有不少人从主干道进出,据民警分析,进出的人当中没有特别的嫌疑人。
在反复观看当时镜头之后,眼尖的宋永红瞅见街角理发店的一位小伙子,在岔路口朝黄奶奶家窗前的小巷子拐进去了。
宋永红立刻奔向理发店理论。哪知,理发店的几位小伙子当即承认是自己所为,原因是,“婆婆开窗朝巷子里倒痰盂。”这几位小伙子说,他们正住在黄婆婆楼下,被怪味熏得又气又恼,这才出此下策。
真相揭开原是误会一场
了解到这一情节,宋永红又回去劝黄婆婆,“您家还没老糊涂呀,怎么能往窗户外倒痰盂呢?”黄婆婆一脸委屈,不承认。她说,自己家虽然没有厕所,但每次倒痰盂都是倒在家中的水池里流到下水管道去了。联想到黄婆婆素来爱干净,也不会如此作为,宋永红便追问,“有人看到您家往外倒痰盂了,怎么说?”黄婆婆叹一口气说,“我那是在倒水,有人总在窗户底下解手,臭气熏天,我拿痰盂倒水冲一冲。”
事情至此,真相大白,完全是一场误会,楼上楼下都闻到了臭味,老人从楼上冲水除臭,楼下人却认为是老人在倒痰盂。
宋永红和社区的清洁员一起将楼下打扫干净。末了,不忘狠狠说了年轻人一通,“都是有父母的人,做事也不考虑下!”也不忘提醒黄婆婆,“再冲水一定不能用痰盂,不然会让人有不好的联想。”
宋永红以自己的热心和细心,加上出色的调解能力,成功化解过许多次邻里误会和纠纷,她调解的矛盾,大的事关社区环境卫生、住宅安全隐患,小的小到一只狗,甚至是一句玩笑。
宋永红当选“感动社区”人物,社区为她写的颁奖词是:宋师傅靠她的苦口婆心,热心快肠,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矛盾双方和好如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