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8-17 10:15 |
---|
签到天数: 50 天 [LV.5]常住居民
高级会员
- 积分
- 6481
|
未成年人到景点游玩应有家长陪护。
导读
在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选择跳楼,在自尊心受到打击时也同样选择轻生,小小年纪为什么会选择极端的方式?孩子们选择这样错误的做法,与家庭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因此,父母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引导孩子健康积极的成长,还要通过其他途径,及时发现和干预孩子可能存在的心理隐患。
案例1
母亲粗暴父亲溺爱 11岁孩子半年跳楼7次
11岁的小刘(化名)半年之内至少跳七八回楼。小刘多次出现这样危险的举动,而小伟的家人却不在现场。每次小伟出现这样的情况时,只能依靠民警和消防人员解救。据了解,小刘的父亲经常喝酒,时常醉得连话都说不清,而小刘的母亲在离家不远处打工,父母不怎么关心小刘。
为什么这个只有11岁的男孩,会经常做出异于常人的举动?据相关人士介绍,由于小刘的父母对他照顾很少,小刘想得到一种需求,而得不到满足,于是就会用自己的方式选择爬楼。救援民警称,有次小刘找父亲要钱,父亲没有给他,小刘冲出家门,爬到了对面的楼顶上要跳楼了。他们担心的是,小刘跳下来的可能性不大,但掉下来的可能性却很大。
据小刘的老师介绍,小刘以前在班上是一个学习一般的孩子。从今年开始,小刘就出现爬楼的举动,因为母亲经常打他,而且打得很厉害。原来,小刘妈妈教育小刘的方式就是以打为主,不听话打,要零花钱也打,玩得太久也打。有时候小刘甚至会被打到晕过去。于是,小刘从最初的无力反抗到有一天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小刘就爬到窗口一只脚伸到窗外,这样的方式,使得小刘的妈妈屈服。于是,稍有不顺心就会做出爬楼的举动。
对于爬上6楼,小刘称不害怕,也敢往下看,没有想过跳下来后会怎么样。
小刘妈妈的教育方式是打,小刘父亲则是溺爱,而其父母之间也常常会因为家庭琐事发生矛盾。对于小刘爬楼的举动,其母亲则表示,对小刘教育感到束手无策,希望把他抓到派出所关起来教育几天。
案例2
小颖(化名)在学校学习成绩好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在家里懂事、听话是父母心中是心头肉。今年6月,却发生让人揪心的一幕,小颖爬到自己卧室外的窗台上,大半个身子在外面,情绪不稳定,一直在哭泣,欲轻生。
小颖今年读高一,所上的高中是一所普通高中。对于中考的发挥失常,小颖心里一直耿耿于怀。小颖之前上的初中是当地一所数一数二的初中,中考后,原来比小颖成绩差很多的学生都考得比她好,她很难接受这个事实。小颖的亲戚们说,中考失利这件事像一座山一样压在小颖心里,总认为没有考好,很对不起母亲,所以上高中后,想学习更加努力。
可就在事发前一天,母亲又提到了中考。小颖的心里很不舒服,把卧室门反锁着,之后就爬到窗外准备跳楼。在民警、家人几个小时的劝说下,小颖最终主动脱离危险了。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像人们心中的好孩子,他们懂事、听话,帮大人分担,给家人带来骄傲与荣耀,而把自己的需求狠狠地压在心里。时间久了,这个负面情绪就一直积累着,遇到一个突发的导火线时就会导致极端事件发生。
建议
父母学会成长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以上案例反映出的问题是,这些孩子在遇到问题时都选择了轻生。可为什么不去选择其他的途径呢,比如说跟父母去抱怨、沟通,或者去跟朋友去倾诉,他们没有采取更多成熟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心理专家认为,孩子的行为方式多半是靠家长来教的。孩子小的时候,家长没有给孩子呈现一些可以用言语等成熟的方式来表达愤怒的情绪,父母遇到不顺心的时候,会选择抽烟、喝酒或者离家出走。他们没有告诉孩子成熟的方式是什么,也就是没有用好的方法与孩子进行交流,结果就导致孩子遇到问题找不到出路,不知道怎么办。
专家建议,父母应该学会自我成长,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孩子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关爱。
重视心理健康教会孩子调节情绪 “造成孩子自杀的原因或许是学习压力过大,或许是个别老师教育方法不恰当,也有可能是家长忽略了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心理专家认为,青少年自杀已成为一个愈来愈严重的社会问题,暴露了社会脆弱的心理干预机制和年轻一代柔弱的心灵防线。
但不可忽视是,孩子本身的心理健康问题非常严重。当学习或生活出现了问题和困难时,教会孩子怎样以正常的心态去面对,怎样通过正确的渠道和方式去疏导,自我调节、有效宣泄自己的情绪,避免走极端,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学校和家长要真正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孩子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观也很重要。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在一段时间内情绪低落,喜怒无常,表现自卑,或者脾气大、悲观,对什么事都没有兴趣,应引起足够重视,给予及时疏导。
此外,学校开展安全教育也格外重要,各中小学老师应组织学生们上好这一安全课堂。(荆州晚报记者何倩 陈梦 特约记者向云/文 本报记者梅闻/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