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江陵网 门户 新闻 江陵新闻 查看内容
武侠电脑15年专注,值得信赖!

忽必烈毁荆州城,古都曾迁白马寺赤岸村

2016-3-21 11:11| 发布者: 论坛管理| 查看: 2321| 评论: 0|来自: 楚天民报

摘要: 元朝创立后,蒙古铁骑曾进犯湖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凭借蒙古铁骑征服世界,他的孙子忽必烈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忽必烈的蒙古大军,还曾毁了荆州城。城毁后,县城迁至江陵县白马寺镇赤岸村。
640.webp (1).jpg
元朝创立后,蒙古铁骑曾进犯湖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凭借蒙古铁骑征服世界,他的孙子忽必烈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成吉思汗之孙、托雷第四子,大蒙古国末代可汗,元朝开国皇帝元世祖。
青年时代,忽必烈便“思大有为于天下”。1251年,其长兄蒙哥继大汗位,忽必烈受封为王。1252年忽必烈即奉命征讨大理,1260年长兄去世,忽必烈即汗位,1271年改“大蒙古”国号为元,1272年迁都元大都(今北京)。随后即举兵南下,直至1279年灭南宋。
忽必烈完成了全国大统一,元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统治全国的王朝,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
忽必烈的军事征服史不辱先祖,他平云南、图西藏、灭南宋、平南镇北。“文治”方面,他更是超越了成吉思汗——建新都、设驿站、重农桑;整顿税赋、重儒兴学、任人唯贤,“不妄杀一人而平定江南”;废止原始的攻略方式,实行蒙汉二元文化的施政方略,将草原汗国带入了大元王朝。
这位蒙古大汗、一代枭雄,除与云南、西藏有着不解之缘外,还与湖北有着不得不提的故事,襄阳更是差点让忽必烈有英雄失路之感!

640.webp (2).jpg
湖北多地市,与忽必烈有深厚渊源
咸淳三年(1267年)十一月,南宋降将刘整向忽必烈进献攻灭南宋策略——“先攻襄阳,撤其捍蔽”。他认为南宋如“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手可下也”,其建议为忽必烈所采纳。忽必烈有意吞并天下,一改以西路四川为主战场的传统战术,决意自中路襄阳突破。

咸淳四年(1268年),忽必烈命令刘整、阿术兵困襄阳和樊城。关于蒙古军队与南宋的这场苦战,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里都有记述。

这次战役从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蒙将阿术进攻襄阳的安阳滩之战开始,经宋将吕文焕反包围战、张贵张顺援襄之战、龙尾洲之战和樊城之战。终因孤城无援,咸淳九年(1273年)吕文焕力竭降元,历时近6年,以襄樊失陷而告终。

虽然襄阳最终失守,但面对南宋众志成城的军民,忽必烈曾经也是差点走投无路。

襄阳是与忽必烈有故事的城市之一,随州和武昌也与其有渊源。南宋端平年间(1234年—1236年),金兵南侵,随州成为主战场,荆湖制置使孟珙和都统张顺为保护洪山禅寺镇寺之宝“佛足”、僧众和经文,将洪山禅寺部分僧人及佛足迁往武昌东山,改东山寺为洪山禅寺(即现今武昌洪山宝通寺),易东山名为“小洪山”。

忽必烈当皇帝后,一次夜间梦见慈忍大师请求将双足送回故里。他即派钦差大臣护送佛足回武昌洪山禅寺。南下途中,听士兵们说佛足越抬越重,行至河南许昌丈地堡时抬挪不动,钦差大臣派人飞报忽必烈,忽必烈旨令就地建寺供奉,并将当地地名也改为洪山。
另外,武昌洪山宝通寺后矗立的洪山宝塔,始建于元代大德11年至延佑2年,历时8年才建成。

640.webp (3).jpg
元代荆州城,迁至江陵白马寺赤岸村
忽必烈的蒙古大军,还曾毁了荆州城。城毁后,县城迁至江陵县白马寺镇赤岸村。

荆州知名学者张世春介绍,江陵县2000多年县城,绝大多数时间是荆州城,元代近百年县城却不知去向。他查阅大量史料,发现元代江陵县城在白马镇赤岸村。明人孔自来的《江陵志余》及康熙《荆州府志》、乾隆《江陵县志》指向十分明确:元朝江陵县城在荆州城东南“百二十里之赤岸”。

本月初,张世春到赤岸村实地考察。此处大约有荆州城面积大小,均高出四周农田5米以上。当地老人说,这里古称锦溪山,有头陀寺、毕状元墙,有长百米的青石板街面三条。街道功能明晰,分生意区、居民区、书院区。村子里到处散落古代砖瓦与雕花柱石。
村民称,耕田时,常常挖出古物。怕张世春不信,有村民当即拿出本村出土的唐代大瓦当给他看。张世春回忆,那种大直径瓦当与大直径多层刻字雕花柱石,只有衙门与大型庙宇才配用。

史载元朝皇帝元文宗图帖睦尔,曾封怀王,藩居江陵至南京地。1328年,图帖睦尔在江陵隐居7个月后,突然发力日夜兼程赶赴京城,当上了皇帝。图帖睦尔称帝后,将江陵府行政级别升格,改名为中兴路,仍下辖“三江”即江陵、枝江、潜江等7县。

《江陵志余》记载,元朝江陵县城在赤岸“其说凿凿”。张世春以此推测,忽必烈入主中原建立元朝,荆州城被毁,县城迁至江陵白马寺镇赤岸村确有其事。(楚天民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